石川カオリのブログ

NTHU ESS 大学生 ✈ 阪大工学部留学生(2015/09~2016/08)

【書評】山崎 亮《社區設計》コミュニティデザイン

書名: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山崎亮著,莊雅琇譯,臉譜出版

 一版七刷 2015/12

閱讀日期:2017/01/30

f:id:wewe_ch15:20170130192227j:image

昨天在誠品架上,因為三本75折的活動,便抓了三本日本地方再造(#地方創生)相關的書籍入手。會拿這本書的一個很主要的理由在於,書中的案例有很多地點都是以關西地區為主,有幾個更是自己還算不太陌生的點(這些都是日本朋友聽到,會一個皺眉「妳怎麼會去到那種地方!」的「鄉下」)。與其說是書評,這篇更像是我的心得筆記,還有一些我想補充的地方。

 

里山(さとやま)

「我很喜歡里山,我之前好像有聽說過里山是日本獨有的、和自然和平共處的環境」

這是我一個德島出身的朋友曾經和我說過的話,當時我們正在討論我們的社區「千里 new town」這個地方,也就是書中「大阪千里復健醫院」所在的那個「千里」。

嚴格說起來,「千里地區」或稱「千里 new town」橫跨了大阪府箕面市、豐中市和吹田市,三個地方自治體的區塊,而「千里」之所以會被稱作「千里」,是因為這裡本來是「千里山」這座里山的位置,而「千里 new town」的發展和1970年大阪萬博有很大的關聯。

現在「千里山」(せんりやま)是阪急電鐵千里支線的一個站名,而「千里丘陵」才是代指這個地區高低起伏的地勢。題外話,在「千里山」站開通之前,其實千里山並不是「音讀」的せんりやま(senri-yama),而是「訓讀」的ちさとやま(chisato-yama)。

ちさとやま是一座「里山」,但是當阪急電鐵無心插柳柳成蔭,把「千里山」當做站名,還不小心把拼音誤植成せんりやま之後,就象徵著「千里地區」已經從一座里山,轉變為1970大阪萬博作為一個標竿新市鎮「千里 new town」的「現代化時代」來臨了。

 

究竟「里山」是什麼?

 

第一次接觸這個詞,是在阪大系上大一必修課《環境與能源概論》課上聽到的。

我自己對於「里山」一詞的解釋為:

人類的社會活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生態環境

具體一點來說,就像是依傍森林資源的傳統農業聚落、原住民部落生態這樣,小型的人類聚落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之下,共創居住「在里山聚落的人類-在里山共同生活的動植物-里山這個環境」三者之間的 win-win 局面。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里山」的出現,必定是「人為的」。

有「人類聚落」的出現,才會出現「和人類聚落共同生活的動植物」,例如像是農作物,或者是會跑來「共享」農作物、幫忙「保衛里山家園」的山豬、狐狸、獼猴……,再加上環境這個要素,最後才能形成「里山生態系」。

農作物是「人為」的,但森林中的木材、竹子、竹筍、菇類……都可以作為人們生活所需的食材或是原料來使用;而山豬、狐狸、獼猴等「野生」動物的加入,也讓「里山生態系」在「人為」和「自然」的兩個極端之間,創造了一個新的、介於兩者之間的可能性。人類聚落的出現與消失,也會直接對於共同生活在這個「里山生態系」的物種產生強烈的衝擊。

生活在「里山生態系」的動植物(包含人類),相較於其他「純天然」的生態系,生活在「里山」的物種和人類生活作息密切相連。我們一般在課本上不會看到「將農村作為一種生態系」的描述,甚至在中文裡頭我們只有「農村」、「部落」的詞,而無法描述出這種「和森林資源互相結合、人類與環境永續發展」的詞。

在日文當中「里山」這個詞,展現出了日本社會對於自然環境的敬意,而且「里山」這個概念從古至今也存在,而且仍在日本人心中,或者說是一直在實踐當中。

 

前面引用的德島朋友的話,下一句是這麼說的:

「我比較喜歡ちさとやま這個名字,勝於せんりやま:因為我可以從ちさとやま當中感受到里山的氛圍」

 

外地人視點

我去年開始,以外國留學生的身分加入了「UNIQUE TRIP」這個以大學生筆者為中心,介紹日本各地 unique 的旅遊玩法的團隊。會加入的契機還滿誤打誤撞的(完全在料想之外),而且我好不容易推出一篇文章之後就回台灣了,也就沒有辦法持續更新部落格。但感謝他們即使在我回台灣之後,還把我留在群組裡面,會定時和我分享目前各方進度,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提出各種「外國人視點」的建議,於是乎上周在日本玩了一圈回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趕快完成新文章來發個文,不要成為「一篇筆者」。

在「潛伏」筆者群當中的這半年,我常常覺得其他筆者介紹的景點確實是「很 unique」,但就是少了點什麼:

少了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地方很特別?為什麼你想要和讀者分享這個地方?

要怎麼樣引發讀者的興趣,在看完你的文章之後會想要殺到當地親眼見識看看?

但可能因為我是唯一一個外國人筆者的緣故,為什麼其他人好像都還滿樂在其中的,常常就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所以為什麼我要特地飛到日本後)特地跑到這個地方去看看?可能就因為不是久居日本,想去就可以去,就會更想要看到一個「對於外國人來說,就算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也在所不惜,我就是想要去那個地方」的景點。

於是乎,睽違半年的第二篇文,是否能以「外國人視點成功打動日本人,讓日本人也想要親自去看看」就是一個關鍵。(目前文章仍在校稿中,應該在近期就可以上架)

上傳之前我還滿緊張的,因為嚴格說起來我選的景點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根本就是一生必去一次的觀光景點:廣島縣宮島的世界文化遺產嚴島神社。沒想到草稿上傳之後大獲好評:

沒想到外國人眼中的日本長這樣!

原來我們以為稀鬆平常的一景,居然也可以這麼有趣!

看了之後我也想要再去一趟,找尋屬於自己的 "unique trip"

再加上這趟日本行感觸很深的一點在於,認識的日本朋友一聽到我人在哪裡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妳去那種鄉下地方幹嘛」(我自己也很想問自己為什麼我現在在這種地方),很多明明很棒、很有人情味的好所在,居然「年間觀光客」(=每年觀光客人次)台灣人還比日本在地人還多!弔詭的是這些點我如果不跟台灣團去,自己一個人或是從日本其他縣市來,交通不便到根本無法!

 

扯遠了,但確實「外地人」和「在地人」會因為生活環境、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視點不同的結果,而發展觀光,就是要吸引「外地人」來到自己的家鄉。

如果不知道外地人是怎麼看自己家鄉的,就無法打動外地人的心,讓他們特地造訪自己的鄉鎮。

關於這點,我的想法確實和這本書中的觀點一致。而我自己的作法(可能因為我就是外國人的緣故),就是持續地以外國人筆者的身分尋找屬於我自己的 unique trip,介紹我眼中的日本

讓更多外國觀光客知道他們在日本還有更多選擇

讓日本人知道原來外國觀光客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能讓日本人看完自己的文章,也想跟著外國人的腳步去造訪,那就更好了。

  

以小朋友、學生作為社區營造的出發點

書中有不少 projects 都是以小朋友或大學生作為出發點,「尚未再社會化」的學生作為大人們之間溝通的橋樑,有著不完全被既成不變的現實束縛才能保有、建構在想像力之上的創造力,再加上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拚勁與執行力,是這些 projects 能成功的很大一個因素。

小朋友的加入,除了提供、創造出一個想像的藍圖,同時又可以是鞭策「大人」去實踐的力量。而這股力量不單只是以恐嚇大人

「你們現在不乖乖照著做,我之後就不會來家鄉」

的方式,來推動計畫的進行。

「現在大人不做,等我長大了就自己來做!」

社區總體營造不是一個時間點的事,而是長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要有所變化,與時俱進、長期抗戰的大工程。小朋友或大學生的加入,讓社區總體營造在初期即有著年輕生力軍的加入,這群生力軍「長大之後」可以直接進到核心團隊參與計畫,或是回到原點成為帶領新生代的 facilitator 都是在長期 projects 當中,很重要的世代交替,或更應該說是「世代循環」的一環。(「交替」好像交替完就沒了,但這裡是有穩定的新生代加入團隊體系,來穩定整個團隊結構)

 

水都大阪

書中的「水都大阪」似乎是結果論最失敗的案例(連個初期的成果都沒有),但是據我所知,「水都大阪」到現在(2017)都還在運作中。或許現在這個「水都大阪」的團隊,和山崎先生當初預計的規模和成員很不一樣,但以「水都大阪」為名號的團隊是有的,而我曾經也以留學生的身分加入「水都大阪 supporter」的志工體系。

水都大阪」是以大阪中之島地區、淀川水文(現在是以大阪府境內支流的大川、堂島川、土佐堀川和安倍川、大阪灣、大阪市內環狀舊溝渠)為重點,設計系列從河岸到水上感受「水都大阪」魅力的活動的半民間半官方色彩的單位。

作為前「水都大阪 supporter」外國留學生的一員,簡介一下「水都大阪」的來歷:

歷史上大阪開始作為人們聚落的兩大時機點:
一個是在平安時代,當時的大阪市很多部分都還是一塊沼澤地,只有大阪府南邊和北邊的丘陵地浮出水面。在平安時代,曾經一度遷都到「難波宮」,位置在現今大阪城公園南側、NHK那裡的「上本町台地」。現在大阪府南部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也是同一個時期所建造的天皇陵寢、與一般百姓的墳丘。
順帶一提,在大阪常見的地名「浪花」、「浪速」、「難波」以前都念做「なにわ」,「浪花」和「浪速」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現大阪市西南側還是河口沼澤地時浪花的景象;而「難波」都是高於海面在台地上的地名。雖然現在都改以音讀的「なんば」來稱呼「難波」車站周邊的區域,但是在神社和難波宮都還是要念做なにわ」。

另一個重大轉變,就是豐臣秀吉建造大阪城、整治大阪街道(現在的街道其實就是當時挖的渠道,所以大阪市的路才會又大又寬又直,呈現棋盤方格狀,就跟大阪市營地下鐵路線圖一樣)。當時的大阪應該也足以用「水鄉澤國」來形容,町和町之間都是溝渠,不划小船,沒有橋人要怎麼過呢!據說當時官方搭的橋(只能給公家的人行走)和民間架設的橋之多,而獲得「八百八橋」(はっぴゃくやばし)的稱號(並不是真的有 808 座橋的意思),也是為什麼現在大阪市內的地名有很多橋的原因。

水都大阪」就是要再現豐臣秀吉到江戶時代,大阪是水鄉澤國的概念,在大阪生活的人可以和從古至今一直孕育這塊土地的淀川水文有更多、更密切的互動。

水都大阪」的名稱由來介紹到此。

 

水都大阪」在實行上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同書上所說,同時涵蓋太多政治和經濟團體的力量,範圍太大沒有一個明確的在地住民群體。淀川這條河可是發源自滋賀縣琵琶湖,流經京都再到大阪的大河,流域很大支流也多(中之島之所以被稱作中之島,就是夾在兩條支流之間,而且支流從分流到匯流的長度其實只有電車三站的距離,雖然匯流後的安治川是人工挖的),只說大阪府地的流域,又會扯到大阪市和大阪府的二重行政體制,這個問題就會很難解。

本身水都大阪」涵蓋範圍就太大,不同河段的居民間也很難凝聚向心力(「水都大阪」的目標太遠大),不同河段也會是不同集團的勢力範圍(稍後解釋),然後就像書中所言,連個開頭都沒有就消失了。

 

事實上,水都大阪」沒有消失,而應該說是拆夥了。

現在以水都大阪」為名號的團體,辦公室在京阪、大阪市營地下鐵「天滿橋站」旁的「川の駅はちけんや」,這是一個渡船口。沒錯「水都大阪」以水上活動為導向,以中之島為據點,結合民營小型快艇,發展系列的中之島水上活動或舉辦特別大型活動。像是每年聖誕節大阪最大型的點燈「光のルネサンス」(主辦單位是「大阪・光の饗宴」,但是中之島的展區是「光のルネサンス」)也和「水都大阪」有關。

不過這個水都大阪」團體,並不是中之島地區所有的民營小快艇、屋形船業者都有加入,就會形成「這個港口不是我們的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 course」的詭異局面(我真的聽過這種回答),但像是有中之島支線、總部又根本就在天滿橋站的京阪電車(京阪集團)就是「水都大阪」的一員,在京阪飯店可以看到超多「水都大阪」系列的水上活動宣傳,「水都大阪」的活動也常常會和京阪集團結合。甚至,我擔任「平成OSAKA天の川伝説」活動志工的期間,就曾經到過京阪公司的地下室,進行道具加工,那真的是神秘到了一個不行的通道。

 

目前水都大阪」的運作方式,除了在「川の駅はちけんや」設有辦公室,有長期職員進駐,還有「水都大阪 supporter」志工召募體制,「水都大阪 supporter」有自己的社群網站帳號,由志工們輪流發文(另外還有一個「水都大阪」官方帳號,是由辦公室職員負責),並協助活動是前備品加工或擔任活動當日的會場工作人員。「水都大阪」也會定期舉辦給「水都大阪 supporter」的各種工作坊,我自己的感覺是「水都大阪 supporter」本身就是一個一群愛好大阪水文的忠實粉絲的社團,成員之間很熱情、也很熱絡,而「水都大阪」是這個社團的決策者與領導者。

嚴格來說我不是「水都大阪 supporter」,因為一直錯過召募大會,但是我從另一個專門提供活動訊息給留學生的「留学生ネット」上,也都可以間接得知「水都大阪的動向,「水都大阪」和「水都大阪 supporter」的叔叔阿姨們也都認識我,所以我也是被自動加進「水都大阪 supporter」的社群裡面了。另外,「水都大阪 supporter」其實很積極招募在地大學生的參與,校內有很多文宣(可能也和我唸的科系有關),我也有認識一個其實是兵庫縣出身,但在大阪念書的大學生,她就和我說雖然她不是大阪人,但是看到這樣的志工活動她也很想參加。我們留學生團隊裡面,也有不少是從大阪以外學校來的,或是畢業後也想加入的外國人們。

 

水都大阪」是以淀川的支流和相通的渠道為中心,大阪市內每年夏季最大型的「なにわ淀川花火大会」真的就辦在淀川上,這個活動的主辦單位就是「大阪商工會議所」,書中在提及各方角力的時候也有點到這個團體。

我自己也有報名參加 2016なにわ淀川花火大会」的義工,所以煙火大會那天我就是在門口驗票、遞便當,邊收垃圾邊看煙火的工作人員。

我只能說,不同的團體做事風格就不一樣,這也會和「他們為了什麼而想要辦這個活動」的初衷有關。雖然なにわ淀川花火大会」應該更接近「水都大阪」的構想,是以流經大阪的河川為主軸和住民產生互動,但換成大阪商工會議所負責為嘗不是一件壞事(以他們的社交手腕、財力和人力),或許也能因此減輕最初「水都大阪」遠大抱負所延伸的人力、物力上的問題。

 

水都大阪」並沒有消失,而是它完全回到了以在地居民為核心,自發性參與的在地社團形式,而少了行政層級或「行家指導」的層面。

 

小結

結果打到最後,根本不能說是書評,而是個人經驗分享。

很佩服譯者的用心,在不少詞彙上都會加註說明,但是有些從片假名音譯的名稱上,好像和平常台灣方面比較常使用的名稱不太一樣。(例如:"guesthouse" 和 workshop,我想是因為要把workshop 和 studio 有所區隔)

「里山」這個概念還滿重要的,結果沒有解釋到。

「新市鎮」(new town)的歷史發展沿革,如果心有餘力的話,應該也可以譯著上去,但不影響對於內容的理解。

我記得還有看到一個日文的詞直接當成中文打出來,但現在有點懶著為了找出這個詞再重看書一次了XD

很大的一個因素在於「社區設計」(台灣應該都會說成「社區總體營造」)的這個觀念可以很專業,而山崎先生在這個領域上,是行家中的先驅者。就如同他在前言就破題講了,這本書所有的 community design 其實是現在主流社會再講的 community development 或 community empowerment,也就是台灣翻譯的「社區總體營造」 

概念越新、越前端、越專業的日文單字,日本人就很喜歡用他們最愛的片假名自創「和製英文」的日文新單字,直接音譯片假名成英文,就會出現文法不對或語意不對的問題(日本人有時候真的會在既有的英文單字賦予它新含意)

在這點上,譯者有譯著的部分都處理得很不錯,但我總覺得有些詞如果就這樣從片假名直譯,而沒有去查源頭,找到正確的台灣用語的話,就會讓讀者錯將已知的概念,只因為翻譯名稱的不同,而當作不同的兩件事。不過這點完全會因原書的專業性,和譯者出身背景的不同,譯者如果沒有多方和原作者確認的話,就會產生這樣的……美麗的錯誤XD

總體來說,其實我覺得譯者翻譯的很棒:)只是有些東西是我看完之後覺得(如果我是譯者的話)應該要加在譯註裡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