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號:跳過高中的成年式
每年的一月第二個星期一是日本成年式(年滿二十歲),而成年式背後的意義,至少對於「新成人」來說可不只是在法律上「成年了」而已。
我的高中死黨現在也在日本留學,這次以「親友」的身分全程參與了成年式(因為日本學制算法的關係,2016的成年式是替1995/4/1~1996/4/1出生的人舉辦的,我正好多了一歲),雖然去年很扼腕不能到日本參加成年式(敏感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往往都是期末爆炸的時間點),但是今天深刻的感受到這其實不是一個正好也年滿二十歲的人想參加就參加的...... 很重要的社交活動。
我朋友一年前一個人去預定成年式振袖,半年前家人來日本時拍了沙龍照,成人式當天我就是她的個人相手兼顧包包親友團。現在真的知道該如何穿和服的日本人真的是少數,會自已幫自己穿又更是一件難事,振袖的腰帶綁法更華麗;再者買一套和服的單價實在太昂貴了,平常能穿到的場合也不多、振袖更是結了婚後就只能留給自己的女兒穿,所以類似婚秘的全套成年式行頭——包含振袖租借、沙龍照和髮型設計——非常熱門。其實我朋友知道和服的穿法(也有自己的和服),只是她當天的小助手(也就是我)沒有辦法幫她綁腰帶還有髮飾,再加上振袖一定要租借,就乾脆全套一起拜託行家了。
早上七點抵達美容院,每人一個半小時完全預約制,我一個半小時後再回到美容院已經是從頭到尾著裝完畢,馬上殺進會場都沒問題的狀態。但是,距離成年式典禮開始還有四個小時以上才能在入口報到啊!這也就是成年式一定需要好姊妹(親友團)的原因,不然實在太無聊了,哪裡都去不了。(通常多半是父母開車,但是兩個留學生只有一早從宿舍趕去美容院時搭了計程車,不到十分鐘車程就從 ¥730 跳錶到超過兩千塊日幣,這四個小時多的休息時間都是慢慢用走的)
我原先以為成年式是要到神社參拜,但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都道府縣是日本最大的行政單位,在都道府縣的下一級就是(縣轄)「市」、區。各(縣轄)市會寄發成年式邀請函給戶籍在市內的「新成人」,整個典禮由市政府底下特設的實行委員會負責,只要(服裝自理)人到就好。多虧SNS(social network system)的普及,台灣也很多媒體在報導的《住在千葉縣浦安市的新成人可以在迪士尼樂園免費玩一整天》就是因為迪士尼樂園正好就在千葉縣。不過,女生們除了和米奇大拍特拍之外,好像有點不方便玩遊樂設施啊!
在會場外,大會貼心的準備市內各國民中學的旗幟,方便同校同學集合,在會場內的座位安排也是按照各國中一排排坐好。
沒錯,這群年滿二十歲理論上是大二的新成人們,在成年式當天的分類方式是「國中校名」。
日本的學制和台灣「現行」有一點不太一樣,國民義務教育只到國中為止,但現實上絕大多數都會繼續升學,只是除了高中職外還有「專門學校」、「短期大學」...... 等(短大生算是大學生,但卻是國中畢業就可以入學的)。選擇專門學校通常特地的科別未必校區就在家裡附近,升上高中如果要追求好的升學率,每天通勤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也因此,在家鄉的成人式自然而然只能用大家國中畢業的學校來分類。
所以成年式,除了是大家一生中難得美麗/帥氣的一天(日本人結婚不像我們會特地去拍沙龍照,只有婚禮當天的家族合照而已,而且現在人也未必所有人都會選擇進入婚姻關係),更是由市政府舉辦的超大型國中同學會。
那高中和大學這兩段其實才離這群新成人最近的回憶呢?
通常,傍晚這場大型國中同學會結束後,女生會換上方便行動的西式小禮服(男生的裝扮已經很簡便了),回到高中母校或指定地點緊接著高中同學會!
至於大學,我覺得這是個風俗習慣和制度衝突的例子。
因為成年式不只是「成年」的儀式這層意義而已,和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回到家鄉團聚也是和換裝同等重要的重點之一。既然這場市政府主辦的超大型同學會邀請函是發給戶籍住在市內的新成人們,所以大家即使大學離鄉背井到了新的地方,戶籍依舊在老家。就和台灣一樣,大家一定都對「返鄉投票」不陌生,這是一樣的概念(沒事幹嘛特地把自己的戶籍移到學校宿舍啊)
日本不像台灣對於政治(選舉)很狂熱(這週日本還有特別節目主題是「發狂的北韓和台灣」,我和其他台灣人邊看節目邊想北韓的氫彈和台灣總統大選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啊!但是人家節目真的很用心地從頭開始介紹台灣),投票率一直都不高。台灣的18歲可以買菸酒,二十歲才有投票權;日本從今年開始正好和我們相反,18歲由選舉權但20歲才能買菸酒。投票權下修到18歲是最近的事,而今年六月的選舉會是日本史上第一次有二十歲以下的選舉人。
更細節關於選舉權年齡門檻下修的影響,會和另外兩件也是日本今年重大變化的事情,在之後的文章一起做介紹。
其中一個當時支持下修選舉權年齡門檻的理由是大一是十八歲,為何同樣是大學生卻只有大三以上才有投票權。為了要降低日本人對政治的冷感度,希望能藉由政界來吸引年輕選民,進而提升大家對於政治至少不要很無感的程度,而(有點快速地)通過年齡下修的法案。
但是,日本人「返鄉投票」一方面在時空上,「返鄉」距離太遠車資太貴又很花時間,另一方面是你住在A縣幾乎是收看不到B縣的地方新聞、地方節目,是要如何follow家鄉的政治人物呢?
為了成年式,大家沒事不會移戶籍,成年式結束後似乎也沒有必要特地又把戶籍給移回來了。
成年式的新成人們
回到成年式正題。我朋友住的地方是距離東京都心電車車程一小時(但是單趟日幣一千啊)的鄉下大學城,成年式雖然不像東京各區的那麼華麗,卻有著純樸的在地味。
「純樸」指的是鄉下的「不良少年」,雖然被叫做「不良」少年,但在我眼中他們不壞只是很鬧事而已。他們就像會場特地請來的臨演,替制式無趣的成年式增添許多意外的橋段。例如:他們帶著結婚禮炮、小喇叭,在會場內時不時地歡呼,真的很像國中小男生一樣(當天真的有種錯覺是誤闖人家國中畢業典禮)。「不良少年」或許也只是想引人注意而已,聽朋友說,這些「不良少年」很守交通規矩還會讓行人先行,晚上意外的早睡十二點就很安靜了,他們只是騎車的聲音很吵。常見的男生「和服」通常都是黑色或深藍為主體,但是成年式這天的「不良少年」們卻穿著亮黃色、橘色和劍心的紅色(不同顏色是不同國中)的和服,意外的很新奇卻又不違和耶!
或許是因為我都坐在二樓看台,像是旁觀者一樣看著他們的互動,就身處在他們活動範圍內的朋友一直覺得這麼貼近「不良少年」感到很害怕。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即使畢業了但大家還是同學啊」!坐在位子上的女生們叫一下老朋友的名字自拍也來者不拒,因為一樓搖滾區座位不多,花了很多時間在會場外吸引群眾注意的他們,往往都搶不到位子還會和會場工作人員「盧」說:「怎麼會沒有位子了!我也是這個國中畢業的啊!」會場工作人員和他們的互動也很有趣,工作人員不會用「主動制止」的強硬手段,反而是慢慢地走到他們身旁,像哥兒們一樣和他們勾肩搭背(還有摟腰)再慢慢引導他們不要擋在走道上。
典禮結束後各校的團體照時間,他們也往往是在最前排或最後排開心揮舞著旗幟的人,總覺得每班都需要像這樣的開心果,學生生活才會有趣不是嗎?
成年式典禮
也花了不少時間在介紹他們,典禮真的很制式,分成上下半場,基本上中場時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先行離開了。
上半場是長官致詞和來賓介紹,下半場是小型音樂會和幻燈片回顧展。前半場(我覺得)很厲害的地方在於有現場即時手語翻譯和現場逐字稿字幕,至少我來到日本前參加台北市府主辦的社區營造說明會都沒有到這樣的等級。下半場的小型音樂會也是當地人的組合,坐在我身旁的新成人正好是她們的朋友,不過這種場合在台灣大家一定會大喊台上朋友的名字吧!
上圖:即時同步手語翻譯;下圖是逐字稿
幻燈片回顧展因為照片也都是各國中校方提供的,通通只有國中那三年的回憶啊…… 真的很像是大家國中畢業後相約五年後回到這裡一起打開時光膠囊的感覺……
文章到這邊也告一段落了,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可以完成這類型的實際採訪(當天因為背著相機進到會場,還一度被工作人員誤認成是記者,要我登記報社名稱,完全是意外的插曲),先預祝大家寒假愉快囉!